尼泊尔地震受害者的原型避难所可以由非熟练工人在三天内建造

近期涉及尼泊尔地震受害者的原型避难所可以由非熟练工人在三天内建造内容备受瞩目,很多读者对此也很有兴趣,现在给大家罗列关于尼泊尔地震受害者的原型避难所可以由非熟练工人在三天内建造最新消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组建筑师使用金属板和竹子为尼泊尔地震的受害者建造了这个原型避难所,并且还制作了手册,以便其他人可以复制该设计。

今年4月发生在尼泊尔的地震使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促使香港的建筑师查尔斯·赖(Charles Lai)和东京的铃木武彦(Takehiko Suzuki)开始开发可能的解决方案。

他们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以由任何人建造的结构。通过简单地从互联网上下载一组说明性说明,一组工人就可以使用便宜的本地材料来构建各种不同的结构。

赖说:“尼泊尔救灾机构面临的障碍之一是,穿越这个山区国家的交通极为困难。”

“许多路面铺设不当,对于载重卡车来说太狭窄了。”

他说:“即使可以通过货机将帐篷和帆布之类的紧急救援物资运入尼泊尔,这些物资也很难到达偏远的村庄。”

“结果,许多失去家园的家庭自行建造了临时避难所。”

但是根据赖的说法,这些结构通常非常脆弱,并且没有合适的地板和墙壁。

他说:“所用的泥砖不耐震,而且由于重量大,因此很危险。当季风季节来临时,大雨水很容易进入室内。”

赖和铃木此后成立了一个救援组织,名为“大众建筑”,以应对这种情况。他们提出的结构旨在抵抗季风季节的震颤并使乘员保持干燥。

使用竹制框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组装住所。它们也可以用各种材料覆盖,这取决于容易获得的材料。

黎说:“竹子是该地区廉价而丰富的材料,也很容易交付,切割和组装。”

“加上简单的连接细节,非熟练工人可以在两到三天内组装住所。”

建筑师与香港建筑工作室AONA和慈善机构One Village Focus Fund合作,在Duwakot村建造了他们的第一个原型,价格仅为500美元,折合300英镑多一点。

这座建筑宽3米,深6米,上面覆盖着失事房屋的木材和金属板。它由四名带薪工人和10名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在两天内建成。

该团队说,同样的三角框架结构也可以用于建造托儿所,诊所,社区中心或学校–如可下载的组装指南中所示。

赖补充说:“该设计有可能使当地社区相互之间建立自助网络,并加快灾难的恢复速度。”

赖和铃木是从事救灾项目的一系列建筑师中的最新成员。坂茂(Shigeru Ban)参与了世界各地的项目,包括在 基督城,新西兰和斯里兰卡的项目,而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则为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无家可归的人设计替代住房。

宜家最近还在伊拉克和埃塞俄比亚推出了平整的临时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