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故事342|鲁迅的留黎厂(一○八)

夏和顺


【资料图】

1923年2月22日午后,鲁迅游留黎厂,买《丁柱造象》拓片一枚,有翁大年题识,值二元五角。

丁柱造观音立像,北魏太和八年(484年)造,铜像,高15.5厘米,现藏日本。其发愿文:“太和八年太岁在甲子辛未朔九月十九日乐陵县人丁柱为亡父造观音像一躯。”翁大年(1760—1842),字叔钧,号陶斋,江苏吴江人。精考证,善篆刻,取法秦汉,结体工致妥贴。

26日午后游厂甸,买《缓曹造象》及《毛叉造象》共四枚,计二元。下午其中堂书店寄到《巢氏诸病源候论》一部十册,值亦二元。夜得郁达夫柬招饮。王叔钧之长公子结婚,送礼四元。

△《巢氏诸病源候论》书影

《缓曹造象》与《毛叉造象》,待考。《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撰,以《内经》基本理论对内、外、妇、儿各科数十类疾病病因与病机、病变与证候作具体阐述,为现存最早论述病因证候学专书。

27日上午,往北京大学讲课。午后胡适到访教育部,晚同至东安市场一行,又往东兴楼应郁达夫招饮,酒半即归。

28日午后游厂甸,买杂小说数种。至庆云堂观簠斋藏砖拓片,价贵而似新拓也。买《曹全碑》并阴二枚,皆整张,一元五角;王稚子阙残字及画象各一枚,题记二枚,三元。又石门画象二枚,六元,其一为阴,有“建宁四年”云云题字,二榜乃伪刻。当晚收到郁达夫来信。

△《曹全碑》帖

鲁迅慕簠斋之名,往琉璃厂庆云堂观其藏砖拓片,结果失望而归。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人,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精鉴赏,富收藏,藏品包括铜器、玺印、石刻、陶器砖瓦、造像等等,著有《簠斋传古别录》《簠斋藏古目》《簠斋藏古册目并题记》等。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王敞等为郃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立。隶书,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明万历初出土于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藏有明拓本。

王稚子为东汉和帝时人,卒于元兴元年(105),其墓在四川新都弥牟,前立石阙一对,右阙题“汉故先灵侍御史河内县令王君稚子阙”,左阙题“汉故兖州刺史雒阳令王君稚子阙”,皆隶书。

△上海人民美术了出版社《鲁迅藏汉画像》

汉射阳石门画像,乾隆年间出土于江苏射阳湖镇,为汉画像典型。鲁迅编辑《汉画像集》时,曾为此画像撰写说明:“射阳聚石门画象一石,高五尺广二尺。三层:上层朱鸟,中层兽环,下层人持剑盾。阴四周有缘,中分三层:上层孔子见老子象,题字三榜,曰老子曰孔子曰弟子,隶书;中层建鼓虎,二人击之,下二人舞;下层庖厨。有包世臣题额一列,七字,行书,并记二行,亦行书。”

审读:谭录岗